当前位置: > 经验道场 > 文章内容


  当时的《国民公报》记载了李鸣珂英勇就义的情景:“4月19日午后,绑出共党四犯,赴朝天门外枪毙。内有一犯,年约30余,八字短胡,面无惧色,沿途大呼口号,如登演讲之台。闻系著名首领李鸣珂……临刑连受五弹。”

  当夜,地下党组织派人冒着危险将李鸣珂的遗体运走入殓,在烈士的口袋中发现了一封纸条,上写着:“我心中含着许多悲愤,别了!别了!别了!许多朋友别了!许多士兵别了!许多工农及一切劳苦大众别了。我今天躺在血地上,切莫为我空悲痛,但愿对准我们的敌人猛攻!猛攻!”

  (参考资料:《李鸣珂:隐蔽战线的英雄》,新华社电稿;《中国重庆历史》,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著;《李鸣珂传》,魏榴明、刘松乔著。感谢重庆市档案馆、涪陵区罗云红军烈士陵园管理处提供采访帮助。)

  朱德总司令为李鸣珂的儿子李从珂的题词。李鸣珂就义前,利用短暂的时间,分别给党中央及周恩来、战友、妻子留下数封感人至深的遗书,体现了一个员的坚定信仰、铮铮铁骨以及对战友和亲人的深厚感情。

  在给妻子李和鸣的信中,他写道:“从此和你们一家人大小永别了,不要伤心,好好教育孩子,准备给我复仇……你今后唯有革命。”

  李鸣珂有3个子女,在李鸣珂牺牲后,妻子李和鸣将最小的儿子“一三”,送到张志和处抚养,自己带着一双儿女回到老家南部县坚持革命工作,后到红九军被服厂担任教导员,1934年不幸遇害。

  1945年,张志和将“一三”送到重庆红岩村,后“一三”去了延安。在延安,朱德总司令接见了“一三”,为他改名“从珂”,寓意继承父亲的遗志,并写下题词:“父是英雄儿好汉,父子相继要使工农把身翻。”李从珂后参军,先后参加了解放太原、石家庄战役,荣立三等功。

  • 1..
  • 上一页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下一页
  • 7/8
  • 相关文章